根据《东山县志》的记载,明代时期,潮州歌册传入东山地区,并在后来的历史中融入了南曲、秦腔等不同曲调,逐渐演变成了带有方言特色的歌谣,被称为“东山歌册”。
这种歌谣主要流行于东山、云霄、诏安、澎湖列岛以及台湾南部地区。传统的东山歌册有一百多部,通常使用闽南方言演唱,采用传统民谣的“观姑调”。它是一种较为自由的咏诵形式,歌词浅显易懂,音韵流畅,曲调简单。这种歌谣主要在妇女中传唱,因此也被称为“女书”。
东山歌册的文体属于长篇叙事诗,包括了七言句、五言句、三三七字句、三三五字句以及三三四字句等不同形式。东山歌册与台湾的歌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台湾的歌册又被称为“弹词”。其中,《杨本县过台湾歌》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歌册,反映了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
这一传统的东山歌册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民俗和文化价值。同时,东山歌册与台湾的歌册之间的联系也凸显了两地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这些传统歌谣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维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同时也为研究历史和文化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想了解更多关于闽南文化旅游资讯可以关注我们闽南文化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