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瑶绿豆饼的制作技艺扎根于福建泉州鲤城区,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后厝村,至今已传承至第六代。这一传统的绿豆饼制作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清朝道光年间,村民黄朝时出生于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后厝村,他曾是台湾“饴兰饼屋”的制饼师傅。然而,在清朝光绪年间,他回到家乡,与儿子黄延欠一同开设了“新饴兰饼屋”,专门制作绿豆饼和冰饼等美食。他们的饼叫做“新饴兰”,因为其饼皮酥脆而馅料鲜嫩,口感适中,因此备受当地居民欢迎。

黄朝时的儿子黄延欠在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开设了“新饴兰”的分号,继续传承家业。后来,他将制作绿豆饼的技艺传给了妻子朱皆娘。朱皆娘于1918年开始制作绿豆饼,并将这项技艺传给了儿子黄银河。黄银河在老家以家庭作坊的方式坚守祖业。而黄延欠于1928年在厦门江头开设了“新饴兰饼屋”的分号。

1978年,第五代传人黄丽英和庄团瑶将绿豆饼的制作工坊搬到了东海浦西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个小作坊逐渐发展成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绿豆饼厂,而“新饴兰”绿豆饼也改名为“浦西瑶”绿豆饼。然后,2008年,为了配合市政府的规划,绿豆饼厂迁至了灯星工业区。

浦西瑶绿豆饼的制作工序非常精细,传统工艺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以延续“新饴兰”的味道。整个制作过程分为两个主要步骤:

一、备料阶段包括浸泡、搓绿豆仁、磨细绿豆、加热混合等步骤,最终制作出绿豆饼的馅心。

二、加工阶段则包括制作酥油皮、制作酥心、杆酥成坯、烘烤、冷却和包装入库等步骤。

浦西瑶绿豆饼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和传承有序的特点而著称,从最初的家庭手工作坊逐渐发展成了一家知名度很高的绿豆饼生产厂家。这个绿豆饼制作工艺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绿豆饼是泉州的美食小吃之一,代表了中式糕点的传承和发扬,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第二代传人黄延欠将泉州绿豆饼制作技艺传播到了厦门,这也具有文化传播研究的价值。

第五代传人庄团瑶和黄丽英在保持浦西瑶绿豆饼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还不断开发制作工艺和配方,使绿豆饼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延长了保质期。这一创新颇具科学研究价值。

总之,浦西瑶绿豆饼的传承和发展代表着泉州美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希望这个美味的小吃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为更多人带来美味和文化的享受。

想了解更多关于闽南文化旅游资讯可以关注我们闽南文化旅游网!